所以每次,我看到很傲慢的言论,我都会想,我会不会这样说,或者,这真的是傲慢吗?傲慢又有什么不好,做的不对就是不对,笨就是笨,下作就是下作,为什么要找补,怎么就傲慢了……
我想,是不是带着优越感在评价这些人或者行为,是傲慢与否的判断标准。
所以每次,我看到很傲慢的言论,我都会想,我会不会这样说,或者,这真的是傲慢吗?傲慢又有什么不好,做的不对就是不对,笨就是笨,下作就是下作,为什么要找补,怎么就傲慢了……
我想,是不是带着优越感在评价这些人或者行为,是傲慢与否的判断标准。
妈妈说现在科目三不用把钱偷偷给安全员了,而是直接驾校统一收取!前情见 1301。
想到昨天看的一个新闻,是 科目一作弊1 的,好像也听说有可以交钱包过科目一科目四,妈妈说和她一起练车的有人就是这样,说他字都不认识,我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做到的。我让妈妈问问他,妈妈说那个人也不说,说就是背题,记符号。
考生没动,电脑“自动答题”?央视起底驾考科目一代答作弊黑产链 央视网快看,2025-06-04 15:42:21 ↩︎
对于提示词工程,我好像总觉得没什么用,所以刷到李继刚那些推特,我总是没什么兴趣。
对于感情,我好像从来是冷冷淡淡,我不想主动找谁,但是我又不想失去谁。
WindSurf 刚刚被 Anthropic 停止了 API 的使用;Cursor 这边就发布了 1.0 版本,感觉它越来越厉害了,但我好像啊还不知道怎么更好的使用它。
人与人之间的代沟,像是深深的洪流,阻断了任何不借助「第三方工具」沟通的尝试。
Cubox 好像还不错,在犹豫要不要为它付费。
去年跟我妈看了出走的决心,我跟妈妈说你也去考驾照吧,肯定可以考得到。科目一背了快一年的时间,今天终于是过了科目二。我说科目三更简单,因为我想到我科目三好像都没有在马路上真实练习过,而且是练了两天就去考试了。我还在微信上搜索聊天记录,发现那时候的我好像「人」,我还会说腐败的社会。现在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人了。
断断续续的又把「人间世」看了一遍,我上网搜索有没有重新高考去学医然后做医生的案例,我知道这是头脑发热,如果真把我放到那个位置,而不是现在旁观者的心态,我一定没办法这么热爱这个岗位。
生命好脆弱,看的时候,一遍一遍,我总是觉得自己已经很幸运了,也不是说和他们比较或者是怎么样,就是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感觉的到自己,和周围和解的那样一种知足。
但,大概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抗争的东西,人,就是没办法做到和一切都和解。
很多很多,印象深刻的故事,一些妈妈为了能够有个自己的小孩,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还有肿瘤癌症患者,世界各地寻找最新最好的靶向药物,渴求一线生机;最心痛的还是骨肉瘤的那些小朋友们,看到安仔捐献了自己眼角膜,爸爸妈妈看着他离开,真的泪流不止;没人愿意去的儿科重症监护,也有爸爸妈妈放弃插管,才拔管一分钟,人就变紫了,在妈妈怀里去世……
不知道这个节目还有没有第三季,好想看。
已经梦到过两次奶奶了,但是事后我都想不起来,梦里面我和奶奶在做什么了。
每次去医院,都会萌生一个学医的想法,尤其是再想到之前看的很多医学纪录片,竟然会很想去重症医学。
一直放不下过去 是会让人抑郁的
福梦 太好听啦
一首歌,来自孙燕姿,你听过吗。
由于网易云,我最近听了很多新的歌,一万公里 - 老狼 / 傀儡乐队、深海卧室 - 南鹤卫、破碎的蔷薇 - 福梦、我活着 - 福梦、今夜的滋味 - 朴树、只是感觉 - 逃跑计划、Routines In The Night - twenty one pilots、Fossils - acloudyskye、streetlight - Sadness、更多访问我的网易云歌单 新的声音。
跟 H 散步,我说我感觉自己活到 30 岁就够了,我 30 岁真的可以去死了。他笑着说,但是三十岁也没几年了。我也苦笑,答着说是,时间过得好快,三十岁一下子就到了。
前些日子,我在 B站看到毕导的视频,他讲为什么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他研究了韦伯费希纳定律,本福特定律,来解释世界是对数的,我们感受的不是外界变化的绝对值,而是变化的相对比例;而对数就是这个比例。0-80岁,看起来中点是40岁,但对数一下,假如4岁开始有记忆,log4=0.6,log80=1.9,中点应该是1.25,log18=1.25。所以说80岁回首往事,过了18,人生似乎就已经过了一半。
好像真的是这样,或许一辈子的长度来看是这样,一个阶段性的人生也是,五年、十年……大概都是对数的世界。
我想如果我活到30岁,我的人生从22岁开始,中点似乎也就是在现在,25、26岁的时候,以后的日子只会越过越快,是吗。
身边同龄的朋友,好几个在五一的时候快乐的订婚了,我很羡慕他们,因为我也很想这样按部就班,就着社会的轨迹,一步步完成一个个任务。母亲跟我说我现在人生过了一大半,一个任务都没有完成。还有一些朋友自由的灵魂正无处安放,他们偶尔挣扎,偶尔疗伤,偶尔飞翔。还有人……
我好像还没有根,这两年我越来越失去了这种地气,我找不到我究竟在何处,更不用说我的根植。
我的聊天,就跟这里的碎碎念一样,没有任何逻辑和意义,我想到哪里就是哪里,天马行空。从广州一座桥有人爬上去跳桥到北京的桥梁坍塌了,再到港珠澳大桥,然后聊到去迪士尼,从迪士尼聊到港铁的未来几年规划,然后聊到深圳,我说我去过大芬村油画村,是因为 the amazing race,然后聊到极速前进,再到城市飞奔,然后他再问我看不看综艺,聊到现在的短视频泛滥,问我看什么长视频,我说我在看七十二家房客,他说他看外剧,聊到粤语的土话,方言的保存……
我不知道这是我的特点还是我这一代人的特点,至少有时候我跟别人这么聊天,他会觉得我跳太快了,不能接受。
就像这则碎碎念,我大概早就跑题了。
回到散步,聊到订婚,我们都说羡慕那种被安排好的人生,他说希望每天吃什么,出去干什么,聊天要聊什么都可以被安排好就好了。
我们看似各种选择,其实能选的,又有什么呢。我心里常常想,要是我本科毕业就去找工作,该有多好,我的人生将会是完全不一样的状态。人活着,选择,似乎也是对数规则,肉眼可见的,是在减少。
b站华语辩论老友赛有个题目,说的是能任何人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这是幸运还是不幸。其实辩幸运好像很好辩,这是大众常见的观点,因为不选好像也是选的一种。我看不幸的一方,他们的论点是说1. 能选择是基于你前一世的认识,是前世的你在替今世的你做选择,选择需要依赖你的认知,你没有认知要如何选择。不是同一个我在做选择,本质上是不是还是别人在帮你做选择。2. 选择会让人变得没有同理心,因为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的,不会有人为了这个世界的不公平而去努力和改变。 幸运方驳斥就说,你方说的一个人出生,好像任何的不幸,都能被你说成是幸运;人不是因为不幸而伟大,是克服不幸才伟大。最后,还是幸运方获得了胜利。
想到了那些视频,出生是孩子的关键时期,1岁是孩子的重要时期,一年级是,…… ,初一是,……,高一是,……,高三是,……,18岁是,……,22岁是,……,25岁是,……,28岁是,…… ,30岁是,……
我又穿起了短裤,有时候喜欢夏天,觉得可以不穿衣服很爽,有时候又很讨厌夏天,因为温度,热到让人无法忍受。
起床给妈妈煮早餐,起来的时候,妈妈已经在吃了,她说不记得今天是母亲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