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公交车上,经过跨海大桥的时候,看到旁边的填海造陆已经雏形显现,跟我刚来的时候全是沙土完全不一样,又想到家里的社树,没有什么是永垂不朽。
打工的地方,周一头儿说这周三下午要我自己去副校长办公室帮他连接视频会议拍照啥的,他要在一个活动上作开场致辞。我一路担心,到时候摄像头没用我自己一个人怎么办,麦克风没用怎么办,zoom连接不进去怎么办,他讲完了我要怎么办…… (最后去了,啥事没有,他秘书很好)
这差不多将近一周或者快两周,(在这会发送的时候已经快一个月了),我都把朋友圈的入口给关闭了,有时候自己发了,也是在我-朋友圈那里发的,也不会有通知,我再点进去看到有人点赞,我就会点进去看他的朋友圈也给他点赞。
前几年我常常觉得这些艺术文化的发展,无论是电影 电视剧 音乐 书籍以及其他作品的发展,是跟环境的管制没有很大关系的,那时候我觉得即使给你飞翔自由的土壤,也是一样创作不出好的作品,所以没有必要归咎于环境。而最近我不这么觉得了,尤其是看了一些书,脑子里有一些问题我想拿出来讨论,讨论不了。
这一两年这个公众号多了很多我不认识的点了关注的朋友。想起来我2016年的时候刚开始在这上面写东西,疯了一样想要有人关注,我转发到我高中的班群,大一的班群里,就是希望有人关注。现在,我是一个连在群里发个「好的」都要犹豫老半天的人,更不用说还敢想着有谁能关注我了!所以,谢谢你们,所有人的关注。过段时间五周年的时候给大家写明信片,那天问了学校的邮政说可以寄到内地,我也有机会的话,多出去溜达溜达,收集多一点好看的明信片。
那些丢到「我喜欢」里面的歌,不一定是真的喜欢,更多地,只是害怕哪天把它忘记了,想不起来我曾喜欢过,这样我可以相对比较容易找到它。而那些真正喜欢的歌,好像不用点红心,我想起它,我就可以搜索到。
仿佛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打造自己不同的人设,什么才是真正的我,那个尽力打造人设失败的我,就是真正的我,或许充满了丑和恶,或许比看到的,更温暖,更友善一点。
妈妈生日快乐 儿子永远爱你
空调坏了,给物业打电话说过来维修,晚上十点半,师傅过来了,弄了半个小时没找到原因,我看他站在我桌子上,满身是汗,我开始拿起手机搜索,如果身边有人被电到,应该怎么处理……第一步 断电 第二步 报警 我又立刻搜索学校的报警电话……
跟我妈说,要她把从她记事起的发生的事情都写下来,每天写五页纸,我妈说傻子才会做这个。
买一送一有时候挺尴尬的 有时候也还好 因为今天是周一 711的咖啡买一送一 我吃早餐的时候买了 然后她说可以让我第二杯在当天晚上12点之前来取,给了我一张小票
回宿舍的时候 外面大太阳 过体温监测 我没取下帽子 保安突然站起来 44度哦 然后我把帽子取下来 这下可以了 36度
看到一个评论,就是大家都在说旅行检验人品,导致分手啥的。那条评论说,「旅行检验出的品性只能代表一个人当前的心智,谁又不会改变和成长呢?因为一次旅行认清一个人的人品,分手啥的这些只不过是没有耐心陪着另一半成长罢了」。
那天看到我高中语文的摘抄本,以及上面留下的语文老师的评语,我就在想,这已经是7年前的东西;如果当时是留在了某台高中教育管理什么之类的服务器里面,或者是什么云上,可能那个企业停止服务了,也可能我根本不记得账号密码,我就找不到这些东西。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很多人觉得读书可能都没有必要了,因为获取知识最便捷最迅速的途径已经太丰富了,对比十年前,五年前,来说。现在,抖音上一个视频可以看完一部电影;公众号一篇文章可以看完一本书;B站一个教程可以让你上完大学一个学期的一门课;更不用说一些优质的博客等等……读书仿佛是花的时间最多,收益还最不明显,也不知道那些还在写书的人会怎么想。我在想,写在纸上,印在纸上,或许还有一点点,意义。
高中语文的记忆 / 现在仍晦涩
高中语文的记忆 / 嘴比鸭子硬
高中语文的记忆 / 感动
高中语文的记忆;我很喜欢我的高中语文老师,以至于我一直以来写字什么的,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在模仿她;那会儿我的字也是一言难尽,现在也有点吧;本子上是摘抄本,每周要摘抄一些东西,好像是,然后也可以自己写。
学校的湖 / 自然
食堂 / 等餐中
麦当劳 / 想不起谁
封面 / 就歌唱吧








我有时候喜欢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 但有时候对方好像并不喜欢 一次还好 我买了两次 三次 或者提出来我想要送这个 好像对方都不买单 我就会停止 再送东西给对方的这个想法 我就会不知道要怎么去买 然后可能是我比较大男子主义 我不想问对方 你想要什么 或者对方跟我说他想要什么 我再给他买 我就觉得 我买的 你就必须喜欢 用不上 你就供着。(真的会拴Q吧,哈哈哈哈哈。)
姐姐生日快乐,弟弟永远爱你。
看到应当两个字 瞬间想到的 是我的高中班主任 数学老师 他太喜欢说「应当」了
前段时间参与了一个活动,可以领一些奖品,我去办公室领,工作人员问我,你愿意再进行一个20分钟的访谈,聊聊你的反馈吗?我说我不了,我不要。**走出办公室,过了一会儿,又给他们发短信,说我愿意。**第二天他们给我回邮件,说我之前已经访谈过了,所以不用了,我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