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jz's ramblings

#1113 与弱者共情

刷社交媒体看到一则评论,大概的意思是,「如果一个地方的百姓生活真的受到压迫,难道生活在那里的人不会抗议吗?」。当下看到就觉得这句话多多少少还是有点傲慢的。

这种感觉就是「如果那个女孩被性侵了,她为什么不站出来指控呢」(因为她也很享受吗?)、「如果犹太人真的受到了压迫,犹太人为什么不联合起来反抗呢」(因为他们都默认表示同意吗?)……还有一些像是,「为什么你感觉受到压迫,我认为是没有……」这种感觉就像是德国人对犹太人说为什么你要被关集中营我不用,这肯定是你犹太人自己的问题,不是我德国人的问题。

我大概觉得就是应该要有永远和弱者共情的能力,至少是相比自己而言的「弱者」共情吧。尽管把人分成强弱似乎也不太多,但是生活的品质,知识的深度,财富的累积等等,都是可以衡量的,所以是自己是某些得益者时,面对没有得益的人应该要多一些善意的共情。

我又想到了我看的「一席」上面的这个演讲

其实刚才讲的所有这些事情,我们都可以放在更大的社会背景下去看。边缘的议题,往往反映的是主流的问题。小姐身处边缘,但她们处在被讨论、被治理的中心

尤其是在社会急剧变迁、社会问题层出的时代,小姐常常成为替罪羊和出气口,这样的议题也特别容易挑战人们的神经。Rubin也说过这样一句话:在性的议题上,经常是魔鬼学的成分大于性社会学的成分。换句话说,我们缺乏的是睁眼看现实的态度和勇气。

当然,现实是复杂的。社会学告诉我们,社会是分层的,生活逻辑是多样的。历史学告诉我们,我们的认知跟情感是在变化的,污名也是有历史的。

贺萧是一位非常有名的历史学家,她在《危险的愉悦》这本书里写到:

民国初年的妓女在民族抗争史上有着积极的论述与地位,但是随后在同情怜悯的语境中,娼妓被描绘为是可能蔓延性病,败坏风气,搅乱社会秩序的无知基层女性,进而被构建为是关乎国家健康与民族进步的社会问题。

那么,「小姐」到底是个什么问题?

(20世纪初)一位上海妇女向男人出售性服务究竟意味着什么,是因娼门层次的高下和时段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的。所有的参与者都在无形之中影响了对娼妓问题的认识理解……于是,研究娼妓业及其变迁对理解上海社会多个阶层的思想和社会习惯具有启示作用。又因为娼妓问题的辩论往往在地区或全国性书刊上进行,故这一研究也能勾勒出20世纪中国社会有关(性)社会性别与现代性争论的概貌。

这里的20世纪初,我个人觉得换成21世纪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我们关于性、性别、阶层、经济、政治这样的议题呈现了更加多重性的特点,而这里的书刊可能变成了网络。小姐不会消失,争论依然会继续。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我们试图用文明、道德的利刃,去指向他人的生活时,请不妨停下来想一想,我们是在用谁的道德标准,绑架的又是谁的生活?

在复杂的现实与社会的分层之中,请更为公允地去思考道德秩序。而在不同的生活境遇与生计可能性之下,也要正视不同人的活法,更为善意地去对待我们与她人的关系。

都不容易,我活,也要让别人活。

【一席】黃盈盈:小姐研究二十年

#1112 xx 说电影

感觉现在短视频已经把大部分的电影都解说了,朋友来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推荐的电影,我跟他说,然后得到回复是在抖音里面已经刷到过很多次了,然后我也没再继续想要推荐什么。很难说得上这是好还是坏,至少是给了很多人一个新的选择去看一部电影,有些解说的质量还很高呢。

#1111 国产软件的通病

Todesk 还挺无语的,我以前跟身边的同学推荐它,然后现在觉得这个软件越来越过分了。先是直接断掉了连接国外机器的服务,必须要开启价格昂贵的国际包;接着是前几天,没有通知的情况下突然对免费用户限制了每个月的连接时长和次数,关键还看不到自己还剩多少次数和时间。

想了想大部分的国产软件都是这样,先用免费什么的增加用户然后形成粘性,时机一到就开始收割。可能不止是国产软件,国外开发者也有这样的,毕竟做 RDP 也是很费钱的一项工作。

#1110 无名的人

朋友跟我说南昌八一广场那边的沃尔玛宣布要关店了,他说我们以前去那里逛过很多次,我说现在实体确实是不太好做的样子。

我记得那会儿八一广场那边我世界迷雾都消了很多,广场边上中山路左右两边的小巷子几乎都走遍了,吃了很多路边摊,不知道那些老商场,手机城,小店都还在不在。

回忆是不是就是这样一点一点随着消失的事物慢慢地失去所有可能的载体,然后隐入尘烟。

#1109 一条 Plog 告别五月

浓度极高的 Dazz Cam 里面的 S67 相机模拟。

山海-山与云海
自由-夕阳与云
麦当劳
摩天轮
歌手2024-1
歌手2024-2
歌手2024-3
矮子粉店 Top 1
公交车上
对镜自拍

#1108 一种恐怖

网友们可以因为一个用词就发动一场批斗,「卖国贼」、「各种独」……的帽子,来得如此轻松自然。我看到有人在讨论「境外」和「海外」,先不说很多机构自己就有用「海外」来标识港澳台和国际地区(各大平台的「海外手机号注册」、中国企业的「海外」包括港澳台、各大学的「海外交流」项目中都有港澳台学校……),这也不是我认为应该争执的点;而是现在的网友可以因为这么一个用词,就觉得「抓到了」,这就是不爱国的证据,「抓到了」,他是「台独」。

两个字就能判处一个人违法了宪法、反分裂国家法、国安法、刑法中分裂国家罪。他们又会说你看他自己都不转发微博为自己辩护的,肯定就是啦!

在澳门的时候,大街小巷,买东西,还是办公室和 local 的聊天,他们有意无意都会说到「国内」,我知道他们一定是知道澳门是中国的,我也没有立刻化身斗士,而是接着他的话聊天,说「内地也有这个卖,不过更贵……」,然后对方也立刻就能明白,就会想起来要用「内地」。

至今为止,我想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应该用「内地」,什么时候应该用「大陆」。

“合群的自大”,“爱国的自大”,是党同伐异,是对少数的天才宣战;——至于对别国文明宣战,却尚在其次。他们自己毫无特别才能,可以夸示于人,所以把这国拿来做个影子;他们把国里的习惯制度抬得很高,赞美的了不得;他们的国粹,既然这样有荣光,他们自然也有荣光了!倘若遇见攻击,他们也不必自去应战,因为这种蹲在影子里张目摇舌的人,数目极多,只须用Mob的长技,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至于所生结果,则复古,尊王,扶清灭洋等等,已领教得多了。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鲁迅 -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1107 这不是我期盼的长大

这首歌还挺奇怪的,它似乎是先在 Spotify 上面火起来的,因为我就是在我的很多个 Spotify 的推荐歌单里面的某一个看到的,歌手是叫 ZQS 张齐山,听都没有听过的名字。我后面去网易云上面看到评论区也有人说是从 Spotify 过来的。这首歌,喜欢它,很大程度就是因为歌词吧。

「你很失望吧 大人的世界不快乐吧 那个爱笑的自己去哪了 拼尽全力挣扎 只为能成为普通人啊

你很累对吗 这是你期盼的长大吗 就任时光风干梦想了吗 堆积了一身伤疤 也只是笑笑不说话 还会幸福吧」

這是你期盼的長大嗎 - ZQS

這是你期盼的長大嗎

ZQS
這是你期盼的長大嗎
00:00
00:00

#1106

这里写的文字,毫无章法与实用的堆砌组合,洋洋洒洒十万字,大概只有我妈愿意看。

#1105

很开心又去到了「歌手」的现场,上一回是「歌手2019」,这次是「歌手2024」,我永远地喜欢这个节目。

更多的回顾可以查看我的长博客,「歌手2024」我又回来了

#1104

看了「庆余年2」有点儿越来越不喜欢范闲这个角色了,但是没办法,剧本就是这么刻画的,如果这个角色不具备这些属性,那戏剧就没办法往下走了。

不喜欢的原因是范闲似乎总是觉得自己追求自己理解的平等之类的,其实用一件事情来衡量一个人不正是和考试院的那个尚书看到来做工追求露脸的学生然后选择不考虑不是一样的人吗?范闲也是看到要求小纸条的人就觉得不应该被考虑一样;过于黑白的规则。且不说他自己所做的一切,要是没有他的这些背景,没有「人情世故」的这些社交往来,他自己不是早就像都察院那位赖御史一样吗?

他所做的,也只是按照他的节奏来的。

这个世界频频陷入各种各样的灾难,大多数时候都是因为这些想让这个世界按照某一种规则运行的人。而世界和社会的进步,不是依靠着整个世界运行着同一套规则。

#1103

b站的 up 主沙拉包推荐的衣服店铺真的不错,他最近更新了一期 618 的什么值得买视频,里面介绍了很多夏季男装店铺等内容。

#1102

这么多年过去了,互联网还是「不转不是中国人」。

#1101 难听,还是想一直唱

爱到妥协,也无法将故事再重写。

「花蝴蝶」这张专辑我基本上都是在 DVD/VCD 里面循环播放着听的。

妥协 - JZ

妥协

JZ (cover 蔡依林)
花蝴蝶
00:00
00:00

#1099 你最近在听的新生代歌手?

好像还真的没有,我总是钟爱老歌。华语音乐里面曾经听过的,然后会觉得喜欢的,傻子与白痴吗?还有西楼,不知道他们还算不算是新生代歌手。

#1098

喜欢阳光、空气、风、雨…… 但总是伸手想要去接住,却什么都没有,只有身在其中。

#1097 「有目的地的人才会迷路」

只是为了消除迷雾的,往有雾的地方大胆地走就好了。

不过时间有限,似乎还是得先飞到空中,规划一条可以消除最多迷雾又不会重复走的路。

#1095 所以 我们很近吗

愿意喜欢一些不怎么着边际又或者是在「大人」看来无厘头的人与事物,大概是觉得自己还有机会靠近,还有可能成为,等到时间发力后,才觉得是遥远,是永远也追赶不上,所以开始觉得无聊,拿来消磨时间都是一种慢性自杀。

#1094

头发,再次长到了,可以扎起来,于是,果断的找个皮筋绑起来了。